武汉国庆/十一旅游攻略(最强最全版)
导语 武汉怎么玩?如果你对武汉还不是很熟悉,又想趁着十一黄金周将其玩个遍,那么看小编这个攻略就够了,这里讲带你游遍全武汉。
位于江边附近、司门口商圈内、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老巷子。离黄鹤楼很近。到了司门口天桥往民主路的江边方向走一分钟就看到了户部巷的入口。 户部巷“发家”于武汉的过早文化(武汉人把吃早点叫“过早”,因为武汉人看重早点,把吃早点上升到类似“过年”的“过”一样的高度)。
现在的户部巷完全商业化,说个人观点,它不能完全代表武汉的美食。户部巷每年的游客量上百万,但是在里面买东西和卖东西的都没几个是武汉人。可是户部巷对于外地人是非常值得一去的,类似西安的回民街,去吃不就是图个热闹和名气吗。
巷 子里有几家店还是值得推荐的:久记肠粉、石记热干面、徐唐氏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四季美汤包、真味豆皮、汉口精武鸭脖 (偏辣)、周黑鸭(偏甜和麻辣,个人推荐鸭锁骨)等。其他店看个人胃口了。至于大名鼎鼎的蔡林记,众说纷纭。热干面本来就是一种让人要么特别喜欢要么特别 不喜欢的小吃。真正了解武汉的人才知道,好吃的热干面都隐藏在武汉旧城区的各个小巷子里,因为那才是老武汉人做的热干面。很多店面卖的热干面大都都是外地 人在做。当然这对游客来说要求太高了。
户部巷周围也有不少过早和吃喝的店家,需要有心寻找。有了解的朋友欢迎推荐补充。
5、昙华林:
昙华林离户部巷走路要十五分钟。其中一个入口在得胜桥这条破破旧旧的小街里,另一个入口比较远,可以坐二号线地铁在螃蟹岬站下车,A出口出站后,找到昙华林路直走。
昙 华林是个地名,也是条街名,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却盛名于一群最近几年兴起的文艺小店。有多少人知道,昙华林真正的灵魂在于隐没其中的众多近代历史建筑:西方 传教士在汉设立的最早的文华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和天文台、修建于1895年的仁济医院、石瑛故居、钱基博(钱钟书之父)老宅、瑞典领事馆等等。而 那些文艺小店只是昙华林的门面,正如光谷广场只是光谷东湖高新区的门面(我不知道这个类比是否恰当,反正是被很多人误读了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这样看来, 湖北美院确实很牛,至少他们在把“昙华林”这个符号商业化的同时也大大传播了武汉的历史文化特色。喜欢文艺、喜欢历史建筑和武汉特色手绘明信片、咖啡、雕 刻、洋酒的朋友就去吧。街上有家青年旅社。
比较有武汉老城区特色的,是旁边的胭脂路:从昙华林一直沿胭脂路走到蛇山下的古楼洞,穿越蛇山可以直通红楼。这条路也可以岔道回到户部巷去。
6、武昌江滩、长江大桥:
沿户部巷其中一个入口所在的民主路,走三分钟就到大桥下面了。民主路这段挺古色古香的。夜景也很漂亮。到了大桥下,有阶梯可以下到江面。桥头堡有两块钱一次 的电梯直达大桥桥面。当然你也可以在黄鹤楼那边的阶梯上桥。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武汉段最窄的一处,江面刚好宽一千米。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 桥,建成于1957年。比南京长江大桥早11年。但是后者更出名且写入了小学语文课本,是因为它是国产的。而武汉长江大桥是前苏联参与设计和援建的。站在桥下看看江水和日落,看看头上的钢铁庞然大物,听着时而呼啸而 过的火车,是件很惬意的事。
7、中华路码头轮渡:
沿江边往下游走两百米,就到了中华路码头。来到武汉,不坐轮渡吹江风看江景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很多外地游客说在轮渡上才能感受到这座江城与众不同的魅力。
轮 渡分两种:普通轮船和快艇。后者5块,其实也快不了多少。而轮船是大众首选,票价1.5块钱(晚上八点到十二点涨到五块)。等到轮船靠岸登船后直奔二楼的 露天甲板。在轮渡上看看江水,看看大桥和龟山电视塔,看看最大支流汉江的入江口(红色的彩虹桥晴川桥那边),看看武昌最贵的两个江景房:金都汉宫和万达公 馆。轮渡的轮船在武昌的中华路码头和汉口的武汉关码头之间来回穿梭。时间大概十五分钟。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本地宝武汉玩乐】,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庆】即可获得武汉国庆活动大全(包括演出/免费景点/场馆预约/景点活动等)、旅游地点及路线推荐,特惠门票价格及购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