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山风景区当地特色文化介绍
导语 绿林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其当地文化也十分有趣。
绿林山风景区当地特色文化介绍:
1、帝王文化:
绿林山地区共出现四个皇帝,他们分别是:汉更始帝刘玄、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明嘉靖帝朱厚熜。
汉更始帝:(?-25年),名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是西汉皇族。是汉景帝刘启的后代、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新莽末年,由于王莽暴政不得人心,王匡、王凤率先在绿林山地区揭竿而起,拉开了反莽复汉的序幕,刘玄投奔绿林军中,因是高祖后裔,23年2月,被绿林军拥立为更始帝。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于绿林山与王匡、王凤结盟,公元17至25年,在绿林山长达9年,刘秀关于东汉的治国思想和为君理念便形成于戍守绿林山时期。公元25年,在刘玄被赤眉军所杀之后,刘秀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607年,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杨坚父亲杨忠曾因功被封为随国公,封地随州。周武帝保定二年(561年),时年19岁的杨坚升为左小官伯,外放为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长期生活在大洪山,与大洪山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杨坚取周自立之后便以“隋”为国号。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在绿林山地区生活了15年,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皇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朱厚熜继承皇位,年号嘉靖。
2、绿林起义与绿林文化:
绿林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的发源地,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发祥之地,史称“光武中兴,兆于绿林”,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绿林起义和绿林文化的古遗址,其中绿林山山顶的绿林古军寨南北两寨绵延28公里的古城墙、汉天门、王匡帅帐遗址被列为国家一级景点,还有众多历史遗址,诸多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绿林起义不仅威震青史,还为后世留下了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即绿林文化。主要体现为:
(1)绿林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其独特地位的,与其他农民起义是不一样的,一他有思想和目标,最高纲领是“反莽兴汉”;二建有根据地,当初刘秀就是以绿林山为根据地;三是东汉是中国历史上通过农民起义组建的封建王朝。因为绿林起义,产生了“绿林好汉”的成语,在民间成为了“武林侠客、江湖侠士”等一类人的代称。成了忠肝义胆、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品质的象征。
(2)绿林寨是中华武术的主要源头之一,自古以来,京山尚武之风浓厚,绿林军当时在实战中练就和发明了一系列拳术、棍术、枪术,一直绵延至今。据有关拳谱记载,京山县流传至今、风行江汉平原的熊氏拳法最初起源于绿林军。
(3)绿林山是好汉文化的起源,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著名的三大古寨,分别是绿林寨、瓦岗寨(今属河南滑县)、梁山寨(即水泊梁山,今属山东梁山县),三大古寨都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好汉文化,其中以绿林好汉文化时间最早,影响最深,成为中国好汉文化的起源。
3、世俗文化:
绿林山历来为华中佛教重地,山上寺庙古刹众多,尤以栖凤寺和文昌寺最为著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过历朝历代绵延至今,山水明艳,香火鼎盛,信徒众多,逐渐形成了八求祈福。八求,即求子、求财、求义、求缘、求寿、求福、求安、求官,凡来此诚心谒拜,有求必得,十分灵验。
4、汉文化:
汉文化又称两汉文化,绿林山是绿林起义的发生地,处于两汉交替之间,是两汉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在依然残存汉代兵寨、梯田、石刻、碑文、建筑等遗迹等充分体现了两汉文化的特点。